形态描述
头顶、胸部背面与腹部包括各足基节暗褐乃至浅黑褐色,但有的个体前中胸背板侧脊间色稍浅淡,整个面部包括触角及胸足除基节外为污黄褐色。前翅翅脉及端区大部分黑褐色,但前缘区及爪片后缘区色浅淡几透明。翅斑线条形,黑褐色。腹部背面与各腹板基缘浅黑褐色,腹板其余部分与背板侧区及整个生殖节与臀节为污黄白色。
头顶中央长度为基部宽的4.3倍,中侧脊隆起甚高,致整个头顶中域由侧脊向中侧脊渐次隆起,二中侧脊间则形成一深凹槽,“Y”形脊明显,主干隆起相当高,两臂较弱,主干长度与基隔室基部宽度比为1.14:1,基隔室最长处长度与基部宽度比为1.41:1;额的长度为宽度的5.2倍,额中部低凹,侧面观,在距基端1/3处凹曲,致额两端翘起,中脊在基部2/5处分岔;后唇基基部略宽于额的端部;喙伸达中足转节;触角伸近额唇基缝,第1节长与宽相等,第2节长度为第1节的3.6倍。前胸背板长为头顶长度的1/3。前翅狭长,横脉偏端部(距末端约1/4)。后足胫距缘齿细小稀疏,约20枚。
雄外生殖器与前种基本相似。
长翅型:体连翅长雄6.4~7.0mm,雌7.0~7.5mm;体长4.5~5.6mm;翅长4.5~4.8mm。
观察标本:3♀♀,河南辉县,1977.Ⅶ,石生福;2♂♂、6♀♀,江苏金湖,1986.VI.20,胡春林;2♀♀,江苏大丰,1985.Ⅷ.14,沈建明。
头顶中央长度为基部宽的4.3倍,中侧脊隆起甚高,致整个头顶中域由侧脊向中侧脊渐次隆起,二中侧脊间则形成一深凹槽,“Y”形脊明显,主干隆起相当高,两臂较弱,主干长度与基隔室基部宽度比为1.14:1,基隔室最长处长度与基部宽度比为1.41:1;额的长度为宽度的5.2倍,额中部低凹,侧面观,在距基端1/3处凹曲,致额两端翘起,中脊在基部2/5处分岔;后唇基基部略宽于额的端部;喙伸达中足转节;触角伸近额唇基缝,第1节长与宽相等,第2节长度为第1节的3.6倍。前胸背板长为头顶长度的1/3。前翅狭长,横脉偏端部(距末端约1/4)。后足胫距缘齿细小稀疏,约20枚。
雄外生殖器与前种基本相似。
长翅型:体连翅长雄6.4~7.0mm,雌7.0~7.5mm;体长4.5~5.6mm;翅长4.5~4.8mm。
观察标本:3♀♀,河南辉县,1977.Ⅶ,石生福;2♂♂、6♀♀,江苏金湖,1986.VI.20,胡春林;2♀♀,江苏大丰,1985.Ⅷ.14,沈建明。
生物学
寄主: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ius.,荻Triarrhena sp.。
国内分布